农民工回乡用EVA拉杆箱是一个时代标志,标志着脚下的路、路上的车、车前的村庄、村庄里的房子、房子里的日子的变化———好的变化,富裕的变化
都说看出门携带的行李可把人分出三六九等。
拿北京来说,机场T3航站楼的客人和六里桥、赵公口长途汽车站的有差别;坐临客和乘动车客人有差别。差别更多来自贫富,但在一些人眼里差别也划分出人格的高低———这是另话。
譬如机场航站楼,几乎看不到肩扛大包的人,携带重行李者一是行李有拉杆,无论多大箱子都可以轻松拉着走,拉着托运拉着登机;登泊在近处的飞机(或下机)大都有廊桥直通,可将行李直入机舱;二是机场提供免费推车,推车将行李推到办登机手续的柜台或停车场车位旁;无论推与拉,旅客都可以昂首挺胸、大步流星,不经意显示人的心态与生态。
皱着鼻子闻,不同交通工具候乘站场的味道都不一样呢。近年来,随着列车速度与档次的提升,乘动车组的客人也可以将行李拉进车厢,站台与车厢底盘同高是前提。
五六年前的春运,笔者看到火车站候乘客人的行李大多是不能拉的。铺盖卷、装油漆的塑料桶、背上的孩子……统统扛着背着抱着,想象一下那形像,歪着头埂着脖子脚步踉跄着走路,车票干脆叼在嘴里,让检票口的工作人员无法在口水浸湿的票面下剪。
极少数用EVA拉杆箱包的,但都质量很差,要么正出力时拉杆坏掉,要么单个轱辘不肯走,那当口比不用拉杆还狼狈。为什么不用好的EVA拉杆箱包?道理简单,缺钱。
拉杆行李大多容积有限,有了拉杆,自重增加,不盛什么东西已很重。按早些年外出打工者的想法,装不了多少东西还怪沉怪贵,自然不在考虑之列,还是用编织袋和化肥口袋比较实用。
今年春运期间,笔者欣喜地看到回家的农民工用上结实方便的EVA拉杆箱。“80后”“90后”的姑娘小伙穿着色彩鲜艳的羽绒衣,和城里人一样拉着带拉杆的箱包咔拉拉地走着,胸挺着头抬着,大步流星向前走。那咔拉拉的响动在辞旧迎新之时串起城市与农村的道路,串起贫穷奔富裕的愿景。
人们终于想明白了:用自己挣的钱买一个结实好看的EVA拉杆箱包,还有双肩背包,解放肩膊的沉重,还自己轻松、方便、喜悦与尊严。此变化无师自通,一是有钱;二是行李不太笨重———别什么都往家里拿,家里生活好了,不缺那些破的烂的;三要路好,城里这边抵达火车站、汽车站的路要平,家乡那边的路也要平要硬,才可以拉着EVA拉杆箱满怀信心地前行。
农民工回乡用EVA拉杆箱是一个时代标志,标志着脚下的路、路上的车、车前的村庄、村庄里的房子、房子里的日子的变化———好的变化,富裕的变化。
改革开放之初,曾经有港台泊来的折叠伞,笔者极其喜欢,让深圳朋友寄来没少向周围人显摆。这份新奇与喜欢太快过去。当折叠伞变得寻常,手机变得寻常,EVA拉杆箱变得寻常,好日子也一年年变得寻常起来了。